发布时间:2021-01-13

近日,郴州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公布了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和传承基地(传习所)的名单,临武花灯小调、临武夜故事、临武麦市油茶食俗3个项目和龙须草席编织技艺传承基地荣列其中。

临武花灯小调早自唐代初期就从苏浙和湘西、广西等地传入了临武,经过近千年的发展,逐步与临武本土文化艺术相互渗透融合,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风格的临武小调。

临武夜故事的来源可追溯到清朝中后期,传至水东镇一带后,与当地的戏曲小调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流传至今的接龙“夜故事”,它的题材、内容和诙谐风趣的表演形式吸取了传统戏剧和民间小调的精华,但又因其独特、欣赏性极强、易于平民所接受的艺术风格,深受观众的喜爱。

临武麦市油茶因用茶油炒、炸食材泡茶水食用,故俗称“油茶”,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其风味独特、香气浓郁、甘醇爽口。

龙须草席编织技艺主要是民间妇女以野生龙须草为原材料进行手工编织,编织过程包括采草、配料、编织、加工4个流程,该工艺品手工精细、携带方便,具有冬暖夏凉、去风湿等功效。

目前,临武县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项,省级名录项目4项,市级名录项目11项,县级名录项目2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市级传承基地(传习所)15个、县级传承基地(传习所)17个,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四级名录体系。

县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非遗专干李永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掌握并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和精湛的技艺,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的宝库,又是非遗代代相传的代表人物,保护了传承人,也就保护了传统文化。

网站地图